- 最新
- 随机
- 热门
小宝今年六岁了,以前绝不会引发他哭啼的事情,而现在他却会委屈和哭泣,情绪极不稳定,而且对父母传的情感高度敏感,父母情绪稍微有一些变化,他的眼泪就掉下来了,把注意力转移到父母对他的情感上来。在幼儿园,和小朋友有一点点小矛盾,就立刻哭着说要妈妈,以前总是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现在忽然哭着不让妈妈离开,必须陪着他。孩子心理这么脆弱,经不起一点点挫折,怎么办呢?
清源心理咨询中心点评:
儿童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和困难时,极易产生一种焦虑、紧张、沮丧、失意的情绪,这就是心理挫折。现在的宝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凡事要求家长迁就,致使感情和心理相当脆弱,动不动就哭鼻子,过于敏感自尊,而且缺乏直面挫折的勇气。比如,在幼儿园受了老师一点小批评,和小朋友玩受了点委屈,家长没满足他的要求等等,这些都能让这些感情脆弱的宝宝 情绪低落或者直接大哭大闹。
...
过于追求完美的苦恼
我所在的公司,上上下下都是追求完美的工作风格。面对客户和上司提的苛刻要求,我只能给自己不断加压。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变得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和反应,这让我很累,不快乐。
清源心理咨询中心点评:
追不追求完美要看你的年龄,当一个生命还足够年轻的时候,完美主义是一种自我发展的动力。“完美”的过程实际上是与社会主流文化认同的过程,但不一定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我们年轻的时候,是比较自由和自行其是的,也许看上去有很多毛病。所以,为了服从社会主流价值,就得放弃一点个性,用谦虚、无私、克己,去让别人喜欢。
...
女儿刚出生后,丈夫因外遇离开我们另组家庭。现在女儿快5岁了,每到周末前夫接走一天,孩子回来后表现都有些奇怪,不爱理人。前夫还让孩子管他的新妻子叫妈妈。前夫对女儿感情不是很深,逢年过节以及孩子生日,也没有任何礼物。女儿从小接受两边完全不同的教育,以及面对两个妈妈,我对她的成长有些担心。
清源心理咨询中心点评:
...心烦怎么办_心烦意乱怎么办4个处理办法
总是心烦气躁,一点小事就想发火,怎么努力也控制不了……烦躁,已经成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有人把这种情况称作“习惯性烦躁”。其实,烦躁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偶尔这样,无需太担心,可若天天如此,难免影响工作。心烦意乱怎么办?济南最好的心理咨询-清源心理咨询帮你支招!
...
我今年34岁,在外企工作。最近感觉很郁闷,同龄人甚至比我年轻的都做了部门领导,拿着高薪,只有我还是一个小兵,薪水也一般。虽然自己也能开导自己,目前的生活重点在家庭,在丈夫和孩子身上,可当同事聚会时,还是有很强的失落感和自卑感。
济南清源心理咨询中心解答:
每个人都曾体验到失落与自卑感。我不知道你是如何开导自己的,也不知道你把心思放在老公与孩子身上是否得到他们足够的正面感激。你的年龄离中年还很远,世界卫生组织把中年定义在45岁,你应该处在青壮年阶段。对一个女性来说,孩子、婚姻与事业是三套马车,三者齐头并进虽好,如果做不到你愿意先放弃什么呢?有个心理学游戏正是如此,很多女性首先划掉的是事业。不过,世事无常,谁知道再过两年人的境遇会怎么样?
...
济南心理咨询分析什么是爱情
一个人的自由太珍贵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对别人有了爱之后就总要考虑他/她的感受,有了小孩之后就更加有牵挂了。一个人可以做好多事情啊。如果结婚生子那很多事情就无法实现了。我们必须要结婚生子才完整吗?爱到底是什么?
济南心理咨询中心专家解答:
一个人对自己的爱应大于对任何人,但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从不会把与任何人的爱看成是负担。因为,爱是内心流淌出来的美感,内心美才能感受到世间的、人际的、情爱的美。生命是一种体验的集结,很多事情需要经历过,不一定总经历着。爱情就是这样,如果一个人没有遭遇过爱情,也没有资格谈论它。你的说法似乎在合理化自己想谈又不敢谈恋爱的矛盾心理。感受爱的人肯定会感受到牵连、烦恼,甚至是伤害,因为爱本身是痛苦的,不痛苦也感觉不到自己在爱。
...
我和男友相识两年,最近他提出分手。他父母认为他应该找一个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儿,对他的事业有帮助。他说自己痛苦,说我很优秀,但他不想害我。他父母认为“这个社会努力没有用,有钱人一直会有钱,没钱人很难变成有钱人”,不仅让我痛心,而且因此让我怀疑自己坚定的人生信念。
清源心理咨询中心专家解答:
情爱这件事上能够说出来的原因都不是真正的原因,而是一种理由。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不能继续相爱,通常有两种心理活动:一是不想太伤着对方,所以会强调是为了对方好,并夸大对方的优点,贬抑自己,想给对方一些安慰;二是会有意无意地替自己开脱,把责任归于父母,或其他原因。人的语言存在一种自动合理化倾向,无意识地把自己放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为自己减轻或回避一些道德焦虑或内心伦理冲突。他父母的话不太正确。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财富、权利、聪慧、杰出都是流动的,起伏的。对方父母可能没有什么文化,小时候穷怕了,突然富裕了找不到有钱的感觉,害怕子女会再穷,其实,越是这样越会破坏自己与子女的幸福生活。
...
邻居家的女儿小桐5岁,比我女儿大6个月,跟我女儿在一起玩时总是要由她指挥和控制,比如,她做妈妈、老师,我女儿则做女儿、学生,如果我女儿不听从,就体罚,孤立我女儿。女儿这样老被小桐压着,是不是不利于身心发展?是否要限制她们来往?
清源心理咨询中心专家解答:
有时候,大人有什么心结,无意识地会从孩子身上看出来。心理学认为亲子关系中的“投射性认同”是很常见的。其机制就是母亲把对一种行为的感受告诉孩子,要孩子不要怎样。孩子原本没有这样的感受,因提醒而产生。也许最初孩子并没有那么当真,但经由母亲,常常携带负面情绪地反复提醒、斥责、批评,或产生某种特定的亲子行为,比如不让孩子做什么事,最终把这种感受印刻在孩子的心中,转而成为孩子成长中的困境。所以,如果你感受到什么,不提醒孩子,很快你就会发现孩子并没有这样的感觉,她的内心很健康。
...
如何处理婆媳关系-母亲对我老公不满
母亲没什么爱好,父亲过世后,也不愿再找。我跟老公感情很深,却在离婚的边缘。虽然我们的条件相差悬殊,如果不是和母亲同住,我想我们还是能找到平静快乐。母亲对我老公永远是批判的,总是挑别人的错。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我儿子,他很依恋我母亲,会不会把她的负能量全部吸收?
清源心理咨询中心专家解答:
直觉告诉我你把对丈夫的愤怒转移给了母亲,想想看母亲对你丈夫的不满曾是你的不满。母女连心,你内心潜藏的情绪会无意识地从母亲的情绪中呈现出来,尤其是一种非理性的执着的情绪反应往往与家庭内纠结已久的问题有关。母亲代表了你不满丈夫的一面,而你就“被迫”处在维护丈夫的那一面。由于你丈夫在某些方面跟你存在悬殊,使你对他的认同不可能坚持太久,也不具有说服母亲的作用,家庭关系与情绪就这样一天天走向分裂的边缘。摆在你面前的可能有两种选择:要不让丈夫走人,要不让母亲回家。
...
恬静文雅的小溪(化名)像个邻家女孩儿,看起来像是个不到20岁的小女生,但她说自己今年25岁。她说感觉从来都没活出过自己,自己就像个废物,很没有用。“我是个被‘圈养’长大的孩子”,这是小溪对自己成长的描述。小溪在父母还没有充分心理准备之下就降临到了人世。出生后,小溪被交由外公外婆抚养,直到三岁上幼儿园后才和自己父母一起生活。在小溪的记忆中,童年的自己一直都是典型的乖乖女,妈妈说一自己不敢说二,她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妈妈的安排只为期望讨得妈妈的赞扬,但不知为何总是只能换来妈妈的打击和否定;让小溪稍觉安慰的是爸爸对自己比较温柔,可惜的是爸爸在家里很“窝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