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知错不能改?
功能测试
首页 > 心理知识 > 正文

为什么知错不能改?

发布-济南心理咨询 | 查看- | 发表时间-2017/6/17
文章页顶部广告在主题的INCLUDE目录下的AD_MIDDLE_01.ASP

 

                                张昊

任何问题总能分成:想改与不想改,父母时常困扰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孩子每次都真诚下决心,想改,过不了多长时间又还是会重犯?

我们今天要告诉爸爸妈妈的是,这是人之常情,别对孩子太苛刻。我们很多时候并不能控制我们的心理,或者说,试图控制,却总是失败。自控是一门管理科学,要整体统筹,不适当的自控有可能事倍功半。“我不要”力量的局限性正如我们所见,越是不让我们想一件事,我们就会越去想它。对焦虑、沮丧、节食、上瘾的最新调查证实,把“我不要”的力量用在涉及思想、情感的内心世界,它就会失效。

为什么人们想消除某种想法或情绪,结果却适得其反?韦格纳认为,这和大脑如何处理“不要去想”这个指令有关。大脑把这个指令分为两部分,分别由两个不同系统去执行。大脑的一部分负责将人的注意力从被禁止的想法那里引开,这个过程称为“操作”。“操作”依靠大脑的自控系统来完成。大脑的另一部分则负责寻找证据,证明你没有去想、去感觉、去做你不该去想、去感觉、去做的事,这个过程称为“监控”。“监控”和“操作”不同,它自动运行,无需耗费大量精力。

通常,“操作”和“监控”同时工作:疲惫的“操作”和精力充沛的“监控”造成了大脑的不平衡,这会带来问题。大脑的潜意识不断想到被禁止的内容,这么做的结果是,你会想到、感觉到或去做自己正在努力避免的事。

怎么才能找到摆脱这种困境的方法呢?大脑激活研究证实,一旦允许对象把压抑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个想法就不太容易被激活了。允许你去想一件事,反而会减少你想起它的可能性。 

很多时候,宝宝也好,我们也好,都对自己说no”,但却屡禁不止。我们总在下定决心,却不大能执行。但我们对自己通常比较容易宽容,宝宝一旦再犯,却往往大发雷霆。

为什么一些事会屡禁不止?原因是,人的头脑是一套复杂系统,立法、执法、监督,一样都不缺。我们平时只能感觉到立法与执法,立法一般很强,执法相对较弱,我们常常感觉不到头脑中的监督,它就像后台软件,监测病毒入侵。当我们给自己下决心或下禁令,“监督”就开始在后台不断审查。它的审查确保禁令正在被执行,但另一方面却在心底不断重复默念。最后的结果是我们更不容易忘掉。

审查是一种提醒,让人更不能遗忘。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活得很累,给自己很多禁令,始终处于被审查。

为什么小孩子想改却不能改?因为他们自控力弱,不能一直坚持,自控力弱了,重复的声音就接管。因此,禁令太强,反而成了一种强化。所以对于非原则性问题,宜疏不宜堵,告诉他“能”怎样,少强调“不能”。尤其是吃和玩,可以有规律和难度,但不宜强求孩子用意志完全禁止。

对于原则性、要严令禁止的事情,一方面要明确告诉他“不行”,但另一方面,也无需太多重复,用“对的方式”引开他的注意更好。孩子有很多时候也不是不想改,他们也很紧张地加以控制,只是神经越紧张,越容易陷进去,一旦稍微放松了,就会一犯再犯。我们可以将孩子的冲动转移方向,再给孩子时间,带来真正的淡化。

禁令生成监控,一旦自控力减弱,监控会适得其反。结论是,可以少给孩子强令禁止,多用正面引导的方式让他改变行为。

济南清源心理咨询工作室专业从事济南心理咨询,山东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济南员工心理健康培训,山东企业员工心理辅导,打造济南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电话:0531-86051919
或许你还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文章
文章页自定义模板在主题的INCLUDE目录下的ARTICLE_SELF_MOUDLE.ASP
我的收藏
疏通标签
最近评论
访客留言
济南市市中区清源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积安堂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