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何面对短信诈骗时一而再再而三的上当受骗?
功能测试
首页 > 科普知识 > 正文

你为何面对短信诈骗时一而再再而三的上当受骗?

发布-济南心理咨询 | 查看- | 发表时间-2016/10/2
文章页顶部广告在主题的INCLUDE目录下的AD_MIDDLE_01.ASP
相信用过手机的人都收到过类似的短信,你有没有这样的疑问:这些已经被媒体曝光成千上万次骗术为什么还是一再出现?骗子们看上去实在太不好学了,怎么也不开拓创新一下理念,这么out的东西还有人信吗?
答案:有!
为什么骗子要用这么弱智的手段诈骗?
有的人对某种骗术免疫,但不敢说这辈子都不会上当。
骗术并非弱智,而是一个模版,就像一个流程设计,一个筛选机制。任何以盈利为目的的行为都要考虑两个问题:成本和营收。
在行骗这个问题上,营收是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的,是不受上游控制的。那么在设计行骗手段之处最需要考虑的就是成本,其中之一就是风险成本,对于骗子来讲,编一个完美的骗局比起采取广撒网多捞鱼的方式,难度大多了。除此之外,骗子进行这种诈骗也不是没有投资,现在群发短信、邮件以及网络发帖成本很低,可是如果跟钩上来的鱼一对一联系起来,成本就变大了。如果联系的人比较多,电话估计会被打爆吧,而且还需要防范警察以及其他骗子。
另外,骗子主要的行骗对象往往是缺乏辨识能力和社会经验的弱势人群,骗局并不需要太完美就可以行骗成功。因此他们故意发一些很假的邮件,这样上当的都是些“真傻”的受害者,可以减少跟“钓上来的鱼”辛苦联系一番,最后却一分钱没骗到的风险。这一方面说明,现在这年代骗子们行骗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个行业越发不景气。另一方面也说明,骗子们其实还是很有商业头脑的。
诈骗的实施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构建场景,第二个阶段才是获取信任。不具备辨识场景真伪的能力,才是导致被骗的根本原因。人的认知局限性是客观的,没有千里眼也没有顺风耳,这个世界这么大,总有些事情是我们看不到的,诈骗份子撒网捞鱼,就是在寻找受害者的认知盲区。电信诈骗的厉害之处在于,受害者以为自己在看,其实只是在听。大家都知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然而在非接触式犯罪中,你所看到的,并不是实际发生的场景,在这个时候,眼睛也只能起到耳朵的作用。很多诈骗的被害者之所以会有严重的心理创伤,就是因为无法接受,自己帮助诈骗份子坑害了自己这个事实。
啊,我怎么这么蠢啊!其实这不是蠢,而是在诈骗问题上,很多人关注于受害人为什么会相信,从而将其归结于智商问题,骗子智商高,被骗者智商低,看上去很有说服力,不好意思,你们都搞错了重点,不能理解诈骗的本质,早晚有一天也会为自己的智商痛哭不已。
济南清源心理咨询工作室专业从事济南心理咨询,山东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济南员工心理健康培训,山东企业员工心理辅导,打造济南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电话:0531-86051919
或许你还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最新文章
文章页自定义模板在主题的INCLUDE目录下的ARTICLE_SELF_MOUDLE.ASP
我的收藏
疏通标签
最近评论
访客留言
Copyright 2011 济南心理咨询. Some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积安堂蜂蜜